DB32∕T 4828-2024 省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规范(江苏省)
ID: |
3ABAC4D4E6A146D99CAE7E3DE6EBDA9E |
文件大小(MB): |
0.53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7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 版,省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level natural,disaster rescue bases,2024-08-14 发布2024-09-14 实施,CCS C 78,DB32/T 4828—2024,ICS 13.100,DB32/T 4828—2024,前言Ⅲ,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1,5 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2,6 选址和规划布局2,7 建筑和设施3,8 组织机构和人员3,9 培训、训练和演练3,10 管理和维护4,附录A( 资料性) 基础设施建筑面积5,附录B( 资料性) 应急救援技术装备6,附录C( 资料性) 人员配备10,目 次,Ⅰ,DB32/T 4828—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国恒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宜兴市应急管理局、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桂玲、储剑波、金杰、金京、潘红磊、邢华元、许亮、魏巍、虞谦、杭尹来、高岳毅、,陈妍、蒋俊、吴团、李志亮、刘育峰、吴函玺、王建军、许楹奇、吕兴霞、严雷,Ⅲ,DB32/T 4828—2024,省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省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选址和规划布,局、建筑和设施、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训练和演练、管理和维护等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省级洪涝灾害、森林灭火及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基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376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GB/T 28921 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1054 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 55001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2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37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26376 和GB/T 2892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省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基地 provincial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rescue base,考虑江苏省实际情况,针对洪涝、森林火灾、地震三种灾种,建设具备洪涝灾害、森林灭火或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装备储备、物资储备和救援人员培训与演练、科普教育等功能,承担省级行,政区域内重大洪涝灾害、重大森林火灾、重大地震灾害处置任务的固定场所,4 总体要求,4.1 基地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应急体系规划,1,DB32/T 4828—2024,4.2 基地建设应遵循总体设计、重点建设、注重实效、避免重复、节约资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原则,4.3 根据应对的灾害灾种不同,基地分为以下类型:,——防汛抢险应急救援基地;,——森林灭火应急救援基地;,——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基地,4.4 基地建成后应命名为:XX(YY)ZZ 基地或者XXZZ(YY)基地,“XX”指该基地所在省份,“YY”指该,基地所在地域或建设依托企业的名称,“ZZ”指基地类型。如果为省内唯一基地,(YY)可省略。如:江苏,(常州)防汛抢险应急救援基地,5 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5.1 基地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基地类型确定,宜符合表1 的规定,表1 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规模指标,指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m2,队伍人数/人,基地类型,防汛抢险应急救援基地,≥180 000,≥4 430,≥200,森林灭火应急救援基地,≥45 000,≥4 230,≥50,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基地,≥25 000,≥4 230,≥50,5.2 基地的建设项目由场地、房屋建筑、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等部分构成,5.3 基地的场地应包括专业技能训练场、道路、绿地、停车场等,5.4 基地的房屋建筑应包括办公场所、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等,各类用房的建筑面积可参照附录A 中表,A.1 的规定,5.5 基地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配备宜参照附录B 中表B.1~表B.3,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搜救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应急运输与专用作业交通设备;,——工程机械设备;,——能源动力设备及物资;,——应急照明设备及用品;,——后勤支援设备,6 选址和规划布局,6.1 基地的选址条件如下:,——应选择工程、水文条件好的区域;,——应选择交通便利,且供电、给排水、供气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的区域;,——基地与重大工程、危险源和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
……